四人聊了幾個小時🌄😄⏸后才意猶未盡的結束了話題,楊韋就留在光機所跟著李宏繼續鷹眼的設計開發,而😛👅🐉唐昌宏則帶著🏼🌶🌑葛森去了校工廠去找陳東風和楊輝。
陳東風和楊輝此時正在和萬師傅他們設計蜂窩結構寬展弦比風扇的加工方😩式。唐昌宏見他們討論完了,立馬帶著葛森上前。
“東風、阿輝,這位是🍐🏿葛森學長,這次被安排負責飛龍制導導彈🚭🦎🦊的設計。葛森學長,這是陳東風和楊輝是負責發動機設💦🏂計制造的。”唐昌宏為兩邊的互相介紹。
三人互相問好后,唐昌宏直接說出了來意“東風、阿輝,為了加快鷹擊-1的設計進度,我們和葛森學長商量上,覺得在i2000核心機的基🐚礎上開發出適合鷹擊-1的渦噴或者渦扇發動機。”看著陳東風和楊輝一臉疑惑的樣子,他又補充道“鷹擊-1就是飛龍使用制導導彈的代號,還有光機🔵⛏🏻所負責的高空高速攝像機代號是鷹眼。”
陳東風和楊輝聽了他的解釋后這才明白過來,覺得代號起的還不錯。然🙋💉后陳東風腦🍃👩💑洞大開也要給核心機和在核心機上發展起來的航發起個代號。
竟然暫時把鷹擊-1的事情放在一邊,4人開始你一言我一語的商量起🎙🗨來。不過👅🚱還是葛森有命名天賦,給出個‘龍騰’。遂把核心機定位龍騰,i20🐷🧠⚪00的發動機為lt-1,飛龍發動機為lt-2。
這些商量完后,才開始進入正題。
陳東風先問“鷹擊-1🕚🦈🕌當初估算的總量也就在30kg,而我們的lt-1的總量大概在16kg,再加上油料那就要超重了。必須要📿🛫✌改進💽方可使用,鷹擊的各部位具體重量參數是什么?”
“鷹擊按照你們的設計重量是在30kg左右,按照設計慣例戰斗部的重量在20-30左右,按照最大的30算就是9kg。而動力裝置的重量一般是40-50左右,按最大50算也就是15kg,當然包含燃料。其他制導裝置加上控制系統等的重量在6kg左♋💌🍟右。如果發動機可以按照這個比例來設計的話,再扣除3升左右的燃料,也就剩下12kg了。而且發動機上還要加上4方向控制裝置,不知道你們是否可以按照這個要求進行改進。”葛森把在路😵😣🥦上已經想好了的大體結構告📢📍💱訴3人。
“東風、阿輝,這幾天我們把當初的慣性制導改為了電視指令制導,飛龍的巡航高度初步定在5000米左右。”唐昌✔🚩👓宏又接著補充。
“哦,那對飛龍的外形需要進行進一步改進了,還有鷹眼的要求也很高,最后能不⏱🏹能再后端清晰的呈現拍攝的圖像是個關鍵。”陳東風一下子就聽出了重點。
“鷹眼就交給光機所的李宏組長了,楊韋在和他進行設計💔,飛龍的結構我有個初步想法是加大翼展,把機身變窄,當然還不成熟,不過剛才我已經和萬🕷💇💱師傅說過了,先把飛龍結構的制造停下,還是🔏👶先把鷹擊-1的導彈動力裝置先組裝起來。”
“那么現在的關鍵問題就是給龍騰減重了,📭🌆lt是5個聯管燃燒室,2級渦輪葉片,1級離心式壓氣機,再加上滑油系統和啟動系統等。推力可以達到700n,葛森學長700n,鷹擊夠用嗎?”
“應該是富余了,鷹擊-1水🧖😭〰平運動基本靠滑翔為主,而從下往下的加速又有重📸力的幫助可以減少300n左右的推力,如果總體推力有700n的話可能最后的末端速度可以達到05馬赫(600k/h)以上。”葛森分析鷹擊的運動性能。
“那實際也就需要4🔗🚃🧛00n左右的推力,那么我們可以減少2個燃燒室,在減少一級渦輪葉片,壓氣機的葉輪也可以適當的減小。”陳東風把想到的減重方案提了出來。
楊⏭👼輝也接過來說“因🌝💅為鷹擊-1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我們可以去掉滑油系統,直接在各個承🏘軸處進行潤滑。還有就是啟動系統,完全可以省略,只要我們把啟動系統集成在掛載點,那么既可以節約成本又可以減輕重量。”
陳東風和楊輝初步一核算,發現通過這些方法減輕的重量甚至都超過了5kg。葛森見動力裝置問題基本解決了也很高興,對這一幫🤨🏴學生是刮目相看,大家就把鷹擊的動力裝置命名為lt-3。
因為lt-3還需要增加4方向調整的裝置,按照葛森的設想,第一個方法就是直接在渦輪葉片后面的尾噴管上開4個⛪出氣口用小型方向調節噴管連接,用電磁閥控制,那個方向需要轉向,就把對向的電磁閥打開,尾噴管的高🙅🥎👗溫氣流經過出氣口噴出方向調節噴管,產生動力,以此來改變鷹擊-1的運動方向。第二個方法就是在彈體尾部安裝4片十字形尾舵位于彈體尾部,舵面偏轉角±35度以此來調節方向。不過具體哪種方法可以提高導彈的命中率就要再進行比較了。
不過陳東風是沒有時間陪著葛森研究lt-3🚉🍢了,楊輝主動接過了這個任務,他對lt本身比🚅較熟悉,校工廠的工人也熟悉lt的組裝工作,所以這個額外的任務倒是不🌠🐙會給項目增加多少不可預測的風險。
幾人談完后,陳東風、楊輝、葛森開🤪始各自忙碌起來,而唐昌宏卻陷入了沉思,他開始重新構思起飛龍的外形結構。
飛龍需要把巡航高度提🛄🔔高到5000米,甚至如果鷹眼的🚚🙆⤴分辨能力提高后,這個巡航高度只會更高。
唐昌宏考慮到lt-2已經定型了,推力也不可能在大了。然而飛到更高的地方,空氣越來越稀薄,動力只會是進一步下降,造成飛龍的速度減小,導致升力下降。所以只能是提高飛龍的氣動性能了。考慮到hong-6的翼展近乎等于機身的長度,展弦比也僅有8左右。唐昌宏不得不下決心要放💌🥡🔽棄hon🚤📑🚍g-6原有的外形結構。
展弦比的大小對飛機飛🐍🚐👠行性能有很重要的影響。展弦比增大時,機翼的誘導阻力(升力)會降低,從而可以提高飛機的機動性和增加亞音速航程,但波阻就會增加,以致會影響飛機的超音速飛行性能,所以亞音速飛機一般選用大展弦比機翼。
正好飛龍現在的速度也就是200-300k/h💪🐣🍥離超音速還有很多差距,所以唐昌宏🍇對展弦比的要求至少是15,甚至更高。
提高展弦比還有一個好處,如果機翼面積相同,那么只要飛機沒有接近失速狀態,在相同條件下展弦🤹🔄比大的機翼產生的升力也大,因而還能減小飛機的起飛🏉🚔和降落滑跑距離和提高機動性。
沿著這樣一個思路,唐昌宏初步把飛龍的外形由原來的翼展在32、機長在348、高度在1米左右,改為翼展在7米💗左右、機長在348、高度在1米左右。展弦比由原來🤹🧝🦅的8提高到了15,單就展弦比這一個改進,飛龍的油耗就可以降低20左右。
為😮🛳🦄了進一步提高飛龍的氣動性能,唐昌宏把飛龍的原來基于hong-6胖胖的身🤹體設計的機身橫截面也減小一半。
再說到起落架,原來的🥐設計是不準備收入機腹中的。這次唐昌宏也沒有收入其中,不過他設計了一個折疊的結構,可以在飛龍升空后把起落架進行折疊。